協會冰雪運動與應急救援裝備分會年會在北京召開
2024年12月19日09:19
2024年12月13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冰雪運動與應急救援裝備分會(以下簡稱協會冰雪裝備分會)年會在北京成功召開。出席本次會議的領導有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副主任王平,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原主任、中國雪橇協會主席趙英剛,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吳培國、協會冰雪裝備分會會長張鴻俊,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孫星,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原副主任、“冠軍之路”全國組委會副主任朱承翼,北京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王兆紅,河北張家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白建海,河北宣化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二級主辦、三級調研員徐曉泉,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魏東培,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王金星,標準法規部主任、協會冰雪裝備分會常務副秘書長宋金云,中國亞布力陽光度假村有限公司(香港)CEO韓剛,北京南山滑雪場董事、總經理胡衛,北京世紀星滑冰俱樂部有限公司董事長范軍,以及企業代表等共計60余人出席會議。年會會議分上、中、下三場,分別由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秘書長何文義、協會冰雪裝備分會副秘書長孫小情、黑龍江省冰雪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杜剛主持。
會議現場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吳培國致辭
吳培國在致辭中對政府有關部門及行業上下游企業對協會工作給予的指導、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重點介紹了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成就及當前經濟運行狀況。他指出,作為工程機械行業二十一大門類之一的冰雪裝備,當前進入了最好的歷史發展時期,希望行業企業要抓住機遇,對標國際先進,加大創新投入,加快發展步伐。同時,他對協會冰雪運動與應急救援裝備分會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秘書長何文義主持上半場會議
協會冰雪裝備分會會長張鴻俊作《冰雪裝備行業形勢發展現狀》報告
張鴻俊在報告中指出,冬奧會效應加持下,冰雪產業蓬勃發展,全國滑雪場數量、滑雪人次、滑雪人數均有增加。在最新冰雪政策指引下,全國各地尤其是東北地區率先發力,推動東北地區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國產造雪機、壓雪車、索道等大型設備占比日益增高,涌現出北起院、碩華基、艾斯特、河北宣工、卡賓滑雪等一大批國產設備企業,緊抓冰雪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機遇,通過擴展產業鏈或跨界合作等途徑,國產冰雪品牌發展勢頭愈發迅猛。未來,通過完善產業標準、規范冰雪市場、政府企業合作、產業結構升級等途徑,健全產品標準體系,打造冰雪裝備品牌。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
副主任王平講話
王平在講話中指出,我國體育產業分長、中、短三個目標,到2035年,體育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門類齊全,品類豐富;發展迅速,提質升級;科技含量提高,數字化、智能化進程加速。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大而不強、某些領域存在卡脖子風險、產品同質化嚴重、國內知名體育用品品牌尚未走向國際市場等弊端。未來通過增強產業競爭力、提高勞動生產率、保持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合理比等途徑,堅定信心、奮發圖強,推進體育用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原主任、
中國雪橇協會主席趙英剛講話
趙英剛在講話中表示,北京冬奧會是我國邁向體育強國的里程碑,冬奧會后,我國冰雪產業迎來高質量發展新機遇,體育、文化、旅游三位一體,書寫冰雪產業新篇章;高水平賽事促進城市的成熟與進步;滑雪場自90年代起,從領跑、并跑、跟跑到實現2022年以后的加速跑;冰雪運動創新發展步入快車道。未來,冰雪產業發展將面臨新模式、新趨勢、新變化,實現標準化、智能化、人員專業化。相信國家好政策、冰雪好機遇,必將迎來產業好前景。
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
副主任孫星講話
孫星在講話中指出,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帶動冰雪裝備產業快速發展,帶動消費者參與冰雪運動熱情,新技術為冰雪裝備發展帶來新的空間,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冰雪裝備高質量發展提出新需求,冰雪裝備產業呈現區域差異化發展特征,冰雪裝備中小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并涌現出一批龍頭上市公司。但與此同時,冰雪裝備產業發展也存在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仍需提升,品牌意識弱,高端品牌較缺乏,產業資本、科技、人才投入不足等諸多痛點。未來,冰雪裝備產業集群和園區將逐漸形成,數字經濟崛起為冰雪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彎道超車的機會,實現冰雪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副院長王兆紅講話
王兆紅對《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政策做了深度解讀。冰雪運動帶動冰雪經濟發展是時代之需、發展之要、興業之道。在此背景下,國家政策適時發布,以冰雪運動為引領,帶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發展,推動冰雪經濟成為新增長點;持續推動冰雪運動發展,完善冰雪經濟產業鏈條,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培育壯大冰雪經濟經營主體,促進和擴大冰雪消費,強化冰雪經濟要素保障,深化冰雪經濟對外合作,加強服務保障。相信國家政策支持下,將為冰雪裝備產業發展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工程機械行業“十五五”發展規劃——冰雪裝備領域》編制工作啟動儀式
隨后,王平、吳培國、趙英剛、何文義、王兆紅、張鴻俊等六位領導上臺,共同參加《工程機械行業“十五五”發展規劃——冰雪裝備領域》編制工作啟動儀式。
協會冰雪裝備分會副秘書長孫小情
主持會議中場報告環節
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原副主任、
“冠軍之路”全國組委會副主任朱承翼講話
朱承翼在講話中指出,冬奧會為冰雪運動裝備發展帶來巨大發展機遇。由于歷史發展原因,我國冰雪裝備器材大部分以國外品牌為主,目前,越來越多中國品牌在大眾化、科技化以及原創力上創新,為“中國制造”增添活力。在我國冰雪裝備發展進程中,冰雪裝備器材標準化規范起了重要促進作用。協會冰雪裝備分會年會對貫徹國家后冬奧裝備器材戰略方針和舉措具有重大意義。希望未來大家能夠共同努力,群策群力,凝聚共識,為開創冰雪運動、冰雪經濟、爭取更大勝利。
徐州徐工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環境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溫玉霜
作《破冰除雪裝備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
溫玉霜從除冰雪裝備角度闡述冰雪裝備的未來發展。她指出目前我國冰雪災害威脅大,交通安全保障壓力大,容易對國民經濟造成重大損失。除冰雪裝備自20世紀80年代起,經歷40余年的發展,行業規模逐步擴大。徐工環境公司分別在徐州、湖北、遼寧布局三大基地,其中遼寧基地是從事除冰雪裝備研、產、銷、服一體化的專業化基地,具有行業領先的智能化生產車間、管理系統,具備年產3400臺除冰雪裝備生產能力。未來,徐工集團將進一步踐行綠色環保發展方式,積極推動智能化、無人化,促進設備高速高效作業,解決現有國內除冰雪裝備存在問題,為冰雪裝備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秘書長何文義
作《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報告
何文義在講話中指出,冰雪運動滿足美好生活升級需求,而體育產業是體育事業與商業模式相結合的產物。體育產業及冰雪產業均有自身運營規律,通過文化積淀、資源配置、數字化再創造等,實現產品價值升級,把握體育產業流量,實現體育產業創新發展。與此同時,“十四五”時期數字經濟/數字產業政策的支持,將持續推動數字體育新業態形成,打造數智冰雪的教育培訓模式與數智冰雪健身娛樂新場景,助力競技體育和娛樂產業,創新激活冰雪智造產業,為冰雪裝備行業發展提供更多能量。
北京世紀星滑冰俱樂部有限公司
董事長范軍作《冰雪設備裝備》報告
范軍在講話中指出我國冰雪裝備產業發展迅速,其中華冰體育設備(青島)有限公司經過近10年的發展,已成功推出智能澆冰車產品,相信未來會在更多場景參與冰雪裝備產業的發展。
嘉賓對話論壇:
如何實現冰雪旅游高質量發展
會議后半場,黑龍江省冰雪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杜剛主持了以“如何實現冰雪旅游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嘉賓對話論壇,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秘書長何文義,中國亞布力陽光度假村有限公司(香港)CEO韓剛,北京南山滑雪場董事、總經理胡衛,北京瑞雪眾旺滑雪場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安亞忱,遼源市汽車改裝有限公司監事長朱建明作為對話嘉賓進行討論。論壇依托冬奧會后冰雪產業蓬勃發展背景,圍繞冰雪旅游熱點展開討論,嘉賓各自從不同角度分享了觀點,為冰雪旅游產業發展貢獻行業智慧。
協會冰雪裝備分會
會長張鴻俊為年會作總結發言
張鴻俊代表分會對本次會議進行總結。他表示,協會冰雪裝備分會自成立以來,對冰雪運動和應急救援裝備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提出推進冰雪裝備器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相關舉措,這也為冰雪裝備產業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未來希望通過協會冰雪裝備分會為紐帶,鏈接冰雪裝備上下游企業,開創冰雪裝備產業更加美好的未來。
合影留念
來源:協會冰雪運動與應急救援裝備分會
初審:張鴻俊
復審:張宏梅
終審:吳培國
編輯:楊艷麗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